摄影想要让作品更具有视觉冲击力,我们就得分析什么样的效果更有“冲击力”。个人认为所谓照片的冲击力无非就是通过这几方面来呈现:
1、视角;
2、景深;
3、透视;
4、色彩;
5、内容。
只要把控了上面五个方面,照片就比较容易出彩。那么怎样才能通过这四个方面突出摄影作品的视觉冲击力,最主要的方式就是“打破常规”!我们可以尝试这样来做:
换一个视角去拍摄
日常我们观察这个世界是通过眼睛,而眼睛主要通过“平视”的视角来看事物,想要让照片具有冲击力,显然就需要有些改变,打破人眼常规的视角,让照片呈现出与平时眼睛有所不同的角度。也就是说,我们可以尽量不通过平视方式来拍摄,可以采用俯拍、仰拍等角度来摄影,也可以采用动、静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与肉眼有所差异的静态图像。例如可以通过航拍的方式来俯瞰大地、建筑,这种所谓“上帝视角”是与我们日常观察事物完全不同的角度,或者说很少能够以这种方式来看世界,这就会产生与众不同的美感。
再例如,我们可以结合相机的快门速度与跟焦技术,拍出静态照片的动态速度感,这也是与日常观察事物有所差异的视觉画面,会让我们的大脑自然而然把静止的照片分析出动态的效果。
改变了常规视角,就容易拍出视觉冲击力,保持普普通通的视角,除非照片内容非常震撼,否则照片看上去就比较平庸。
使用浅景深拍出画面纵深层次
摄影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就是浅景深,这种方法可以让平面的照片看上去更加立体,层次感突出,而这种层次感是通过主体与背景、前景不同的虚化程度来呈现的。一般情况下浅景深效果的照片主体保持清晰,背景和前景是虚化的效果,这样就可以立刻从模糊中分辨出清晰的图像部分,从而达到突出主体,表现主题的效果。
拍摄人像、花草等题材的时候,浅景深的手法是经常应用的。实现浅景深的方法也比较简单,那就是通过长焦距、近距离、大光圈等方式来拍摄。浅景深的创作手法所呈现出的画面,与我们日常观察事物的直观效果有着明显区别,所以很容易抓住人的眼球,实现一定视觉冲击力。
用超广角镜头拍出夸张透视效果
为什么很多摄影师喜欢超广角镜头?仅仅是因为拍进画面的内容更丰富吗?显然不是。超广角镜头的魅力就在于其夸张的透视效果。超广角镜头,例如14mm焦距的镜头,远超过了人眼日常看事物的视角,不仅包含了更丰富的图像信息,还有边缘被拉伸的夸张畸变,这种畸变虽然对于拍人像来说是个噩梦,但对于表现视觉冲击力,增强空间透视效果还是非常有价值的。
通过多种色彩渲染氛围感
色彩是摄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而如何巧妙借用色彩表现画面主题,如何利用色彩增强视觉效果是考验摄影师能力的关键。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电影中,通过不同的色彩运用与情节发展巧妙结合,例如用火红的色调表现喜庆的情节,用冷蓝的色彩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忧郁等等,而这些也同样适用于平面摄影。平面摄影更多是将色彩与构图相结合,通过巧妙搭配,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作品。
增强视觉冲击力比较常用的色彩表现手法有:多种色彩有机结合;大面积单一色彩中突出反差色;有规律构图中穿插有序色彩;黑白背景中的彩色主体……根据主题选择不同色彩搭配手法可以让照片更有视觉冲击力。
视觉冲击力的内核其实是内容本身
上面我们说了那么多增强视觉冲击力的拍摄手法,其实那都是外在的因素,最核心,最本质,最重要的增强画面冲击力的内因就是画面本身的内容。拍摄的画面内容本身就非常震撼,能够令人感动,能够引起共鸣,能够直击人心才是真正的“视觉冲击力”。有些照片本身在构图、色彩、视角等方面并没有太过特别的技巧,但却令人过目不忘,甚至被感动到心坎里,这就是画面内容带来的冲击。例如一些纪实类的摄影作品,就采用最普通的中长焦镜头拍摄,也是最常规的视角,按说从形式上来看并不容易出彩,但却让人非常印象深刻,例如谢海龙老师拍摄的希望工程宣传照片《大眼睛》就是一个典范。通过主体人物眼睛里的情感直击观众的内心,这才是摄影真正的魅力。
作为普通摄影爱后者,我们可以由外而内去逐步提升自己摄影作品的表现力,先把握摄影的“形”,再通过不同锤炼从而把握摄影的“神”,轻松驾驭摄影中的规则,由打破常规的手法晋升到掌控常规中的不凡,最终达到形神兼备创作能力,到了这个层次,就不怕照片缺少视觉冲击力了。
1941年10月的一天,亚当斯带着儿子默克尔和好友塞德里克去查马河谷拍摄,但天气不好,没有什么收获,途中,一轮明月缓缓升起,太阳的余辉投射在小墓园中那些做工的简便的白色十字架上。这就是亚当斯所谓的,“不能错过的拍摄”,那一刻,亚当斯激动得差点把车开到进路旁的水沟里,他跳下车,一边抓起照相机器材,一边朝迈克尔和塞得里克嚷嚷,让他们帮忙把照相机架好,三脚架摆好,照相机装上了,23英寸的三倍变焦镜头装上了,伊索潘的ISO64交片也装好了,但是忙乱中,亚当斯找不到惠斯顿测光表了,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也许只有亚当斯才能够想到满月的量度是250烛光/平方英尺,并迅速进行心算,那么光圈便是f8了。亚当斯已经总结出了,“区域曝光法”,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曝光时间应为f8/60s。亚当斯决定加一个雷登绿色G滤镜,借此将蓝色的天空压喑,将土砖教堂,房屋和金秋的树丛等这些黄色系的前景提亮。亚当斯在短暂的时间里飞速计算出了最后的曝光值f32丶1s。从’月升”最后的成品看,当时的亚当斯脑海中的影像是,深色的天空,明亮的月亮和天边的云,白色的十字架,有层次的前景,这就是亚当斯洞察到的”潜在影像”这就是他使用绿色滤镜的原因,一幅世所罕见的摄影杰作诞生了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小海棠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kdhaitang.com/baike/91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