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为什么叫“无锡”,老一辈的无锡人都熟知:是因为无锡锡山山无锡。这是流传了上千年的老话了。这话是有根据的,唐朝陆羽写了篇《游惠山寺记》,讲了无锡的地名来历,说:“山东峰(按:指惠山东峰,即锡山),当周秦间大产铅锡,至汉兴,锡方殚,故创无锡县,属会稽。”
陆羽(733—804),字鸿渐,中国唐代著名的茶文化家和鉴赏家。精于茶道,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——《茶经》而闻名于世。《全唐文》中撰载有《陆羽自传》。陆羽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自然科学家。陆羽因访友来到无锡,住在惠山寺,著有《游惠山寺记》(见《全唐文·卷433》)。他又品定惠山泉为“天下第二泉”,惠山泉因此得以名扬天下。无锡人对他十分敬重,特为他建立专祠。
陆羽的《游惠山寺记》影响很大,以致对无锡命名的渊源,自唐以来的官方、地方的地理志,都取陆羽之说。宋代《咸淳毗陵志》中说无锡,“县名昉见汉志【陆羽慧山寺记云,是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,汉兴方殚,故名】”。咸淳毗陵志是由宋代咸淳四年(1268),常州知州史能之主纂的,距今已有七百四十余年历史。是为今人所能见到的现存最早的常州地方志书,也是全国仅存的十余种宋修府志书之一。查阅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无锡县志,从元·王仁辅的《无锡县志》到光绪《无锡金匮县志》,对此说都一无异意。而中央政府的文献中也不例外,如《大明一统志》《大清一统志》等。《大明一统志》载:“无锡县有山,旧产锡,至汉初锡殚,故县以无锡名。”志中竟不提陆羽名,而直指来由。官方的记载如此,民间志书竟亦然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,有无锡的文史专家和爱好者,对上说提出诸多疑义。其一,指出:在《游惠山寺记》“故创无锡县,属会稽”之后,陆羽接着写道:“后汉有樵客山下得铭云:‘有锡兵,天下争。无锡宁,天下清。有锡沴(读li),天下弊。无锡?(读yì),天下济。”这是民间流传的谶讳碑铭。无锡得名迷信谶讳碑铭,是无可稽考的。
事实上,陆羽在文中写得是很明白的,碑是在后汉(东汉时期)出现的(山下得),而命名无锡是在“至汉兴”的西汉年代的事。命名在前,碑显在后。陆羽先写无锡的命名,后再写碑文的发现;无锡地名不是因碑文而起,而碑文是因无锡地名而立。有可能,此碑是在定名无锡时(或后)所立,遭湮没,再发现,陆羽以此作为无锡定名出土文物的佐证。在我们查阅到关于无锡地名渊源的文字,大多是“山东峰……故创无锡县,属会稽”,而不提碑铭。我们的前人记载真是严谨而慎重(否则将是误民之过,欺君之罪)。
疑义之二是,对无锡和无锡之名在《越绝书》中已有记载:“无锡城,周二里十九步,高二丈七尺,门一楼四。”“无锡历山,春申君时盛祠以牛,立无锡塘。”(无锡历山,春申君时候盛行在这里用牛作祭物,并筑有无锡塘。)“无锡湖者,春申君治以为陂。”(无锡湖,是春申君整治成为湖塘的。)“无锡湖,周万五千顷。其一千三顷,毗陵上湖也,去县五十里。一名射贵湖。”(无锡湖,方圆一万五千顷。其中一千三顷,就是毗陵上湖。距离都城五十里。又称射贵湖。)
在《越绝书》中两次提到:“春申君……立无锡塘。”“无锡湖者,春申君治以为陂。”无锡之名在春申君时已出现,因此是先有无锡湖,后有无锡城。
春申君,黄歇(前314年-前238年),楚国大臣,楚考烈王元年(公元前262年),以黄歇为相,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,封为春申君。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、赵国平原君赵胜、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“战国四公子”。
春申君是战国时代的,那时就出现了无锡的名称,陆羽之说差矣。
但是,《越绝书》成书于东汉,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判定该书作者为汉朝的袁康和吴平,他们都是东汉时代人物。那么《越绝书》中提到的无锡是东汉的地名还是战国时的地名呢?书中又说,无锡湖又称射贵湖,那么这射贵湖是否就是无锡湖在战国的名字,而无锡湖只是东汉的名字呢?
而令人困惑的是,就是“先有无锡湖,后有无锡城”,那这“无锡”之名又来源何处呢?
疑义之三是,在上世纪七十年代,有关部门因公在锡山山体中挖掘了个相当规模的山洞(龙光洞),从挖出山石看,没有发现锡矿石。因此锡山是不产锡的。
应该说,《游惠山寺记》文中已有回答:“锡方殚(读dān,竭尽)。”锡已开采尽了,这是一。其二是,矿有矿脉,龙光洞现象只是说明龙光洞的位置没有锡矿脉。其三是,锡矿有浮矿。2015年有报道,有尼日利亚锡矿,为锡矿沙,矿层大约1米多,上面覆盖层大约6—7米,都是很细的沙子。目前黑人以人工开采为主。主要形式是用水泵冲洗,冲洗后锡含量大约在60%左右。该浮锡矿矿区欢迎外国资本投资。
疑义之四是,无锡的地质条件是不可能产锡的。
对此,我们再来科学地探讨一下,无锡的地质条件有没有可能产锡。我们来查阅由无锡国土资源局所公布的“无锡市地质背景概况”:“2.1.1地貌发展简史……惠山、雪浪山……等地,山体大部分由泥盆纪石英砂岩构成。”文中清楚指出,惠山的山体是由“石英砂岩构成”。
再查阅由刘继顺博士(教授,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。曾兼任西南有色地质局高级顾问、“三江”找矿工程综合研究组长、云南蒙自矿冶有限公司顾问等)所撰写的论文《我国各种矿床的经典找矿方法及找矿标志》,文中说:“目前,锡矿是中国控制开采的矿种。1.花岗岩区或隐伏花岗岩区……5.硅化带、石英脉、硫化物石英脉;”我国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是一个多金属矿的成矿区。在矿床类型中,石英—云英岩型锡矿床是在燕山期花岗岩内部的重要类型。(《滇东南老君山石英云英岩型锡矿床特征及其成矿环境拟议》杨世瑜、李宗光)
由此看来,无锡锡山极有可能产过锡。
还有一些其他疑义,如:“无锡”乃古吴越土语,即“夷言”,“无”是词头,“锡”另有其义。又如:“无锡”是“吴墟”“伏羲”等谐音。又如:“锡”并非指锡矿,而是吴越地区的一种“鸟”图腾。等等。但这些都论据不足,而不能成说。
近代,西方自然科学传入我国,江南地区科教事业蓬勃发展,对无锡地名的传统渊源,无锡的一些科学界人士认真作了审视研讨。侯鸿鉴就是其中代表人物。
侯鸿鉴(1872—1961),江苏无锡人,教育家。1905年,侯鸿鉴留学日本归国后,出资兴办竞志女子学校,任校长,为我国近代最早创办的有影响的女校之一。后又历任集美学校校长、上海致用大学校长等职。他又是一位教育旅行家。1918年南游菲律宾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,写出《南洋旅行记》。1924年,又相继赴日、美、英、法、比、德、意、瑞士、埃及、印度、越南等11国,遍及亚、美、欧、非4大洲,考察各国教育,并有《环球旅行记》问世。他生前著作丰富,还编写过《锡金乡土历史》《无锡乡土博物志》等科教书籍。
在《锡金乡土历史·第三课·定名》中说:“无锡之名,始于汉初。汉以前,旧名锡山。以邑之西城外五里许有山曰锡山,山多锡矿故耳。周秦之时,采掘之人日多,继而锡尽。以山之无锡,故名无锡。”请注意,侯鸿鉴在此提出,无锡在汉之前“旧名锡山”(就如芜湖市、黄山市等都以山、水命名)。又说:“采取不得其法,仅在地面搜掘,乃曰锡尽。”在《无锡乡土博物志·第四课》中说:“锡山之锡,自古闻之。秦后无锡,遂以邑名。”《无锡乡土博物志·第三十一课·许舍矿山》中说:“许舍距邑城三十余里,多山脉连亘,有研究锡矿学者,登山采石,得含有铁质之岩石,归而化炼之,约含十分之四成为铁质,二成为铅锡。”无锡许舍山上就有岩石含锡(含量可能少)。
无锡,简称“锡”,古称新吴、梁溪、金匮,是江苏省地级市,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、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。截至2018年,全市下辖5个区、代管2个县级市,总面积4627.47平方千米,建成区面积332.01平方千米,常住人口657.45万人,城镇人口501.50万人,城镇化率76.28%。
无锡地处中国华东地区、江苏省南部、长江三角洲平原,是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,北倚长江、南滨太湖,被誉为“太湖明珠”,京杭大运河从无锡穿过;境内以平原为主,星散分布着低山、残丘;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,四季分明,热量充足。
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自古就是鱼米之乡,素有布码头、钱码头、窑码头、丝都、米市之称。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,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,也是联勤保障部队无锡联勤保障中心驻地。无锡有鼋头渚、灵山大佛、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等景点。
有些人认为周、秦期间锡山产铅锡,到了汉朝铅锡出尽,所以命名为”无锡”。新莽时期,又有锡出产,又改县名为”有锡”,东汉初又改为无锡。
这一说法见于唐朝陆羽《惠山寺记》:”山东峰(指惠山东峰,即锡山),当周秦间大产铅锡,至汉方殚,故创无锡县,属会稽。自光武至孝顺之世,锡果竭,顺帝更为无锡县,属吴郡”这一说法被历代无锡地方志沿相记载。
“无锡”是古越语地名之一。当今一些地名学者、语言学者、历史地理学者在总结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,经过对江浙地区大量地名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。认为,”无锡”和江浙地区其它许多地名一样,如夫椒、余杭、句容、姑苏等,都是属于”齐头式”地名,冠首字虽然写法不同,但是古音相合或相近,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,并没有实际的意义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小海棠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kdhaitang.com/gonglue/167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