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“分”什么呢

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是什么意思?秋分到底“分”什么呢?

今年9月23日9点03分31秒交节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节气,在《春秋繁露·阴阳出入上下篇》中说: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;在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也有:“八月中……解见春分”的描述。这里的“分”同春分一样,把白天和夜晚平分了,并且还把秋季的90天平分了。秋分这天,阳光直射地球赤道,此后,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,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,气温逐渐降低。

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“分”什么呢图1

秋分有何特殊寓意呢?

古人认为立秋是秋季的开始,霜降是秋季的结束,而秋分正好处于立秋和霜降的中间,因此秋分就有了平分秋季的意思。农谚说: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。“八月雁门开,雁儿脚下带霜来”,到了秋分东北地区温度进一步下降,有些地区甚至能够见霜了。

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是什么意思呢?

按古人的经验,是不希望秋分节气这段时间下雨的,下雨会使即将收获的作物倒伏、霉烂或发芽,造成作物减产。所以,老话有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的说法。

因为,南方的双季晚稻秋分时节正处于抽穗扬花,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,低温天气来得早或连续阴雨形成的“秋分寒”天气,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,不能够结实,只能割了喂老牛了!

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“分”什么呢图2

有人可能要问了,秋分不是9月23日吗?怎么说是八月中?二十四节气到底是阴历还是阳历呢?秋分到底是节还是气呢?

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开始记录昼夜的长短,每天等待“大火星”升起的那一刻,观察太阳的角度,测量正午的影子,通过“昼参日影,夜考极星”的方法来测定节气。所以,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直射地球的角度来决定的,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交节日期是相对固定,相差不会超过3天。从这点来看,二十四节气就是阳历。

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“分”什么呢图3

比如,冬至日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南回归线上,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会感觉到白天是最短的。此后,太阳慢慢开始往北回来了,白天的时间逐渐拉长,到了春分日,太阳直射赤道,这个时候昼夜等长。然后,太阳继续往北走,走到夏至日的时候,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。此日后,太阳又开始南移了,南移到赤道时就是秋分。太阳再往南走,又到了“冬至日”,这一年就结束了。所以,古人把“冬至日”作为一年的开始,来决定人们的播种、耕耘、收获和冬藏。有了二十四节气,人们就可以按时令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。

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“分”什么呢图4

总之,太阳的直射点就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,造成地球四季更替,寒来暑往。

咱们国家从古代开始就是农业大国,一切的活动都是围绕农业生产展开的。所以,二十四节气就是为了农民更好从事生产活动而设立的。

我们知道咱们古代是看月亮纪时的,是阴历,而太阳历法最早是古希腊等西方的计时方法。但是,我们知道阴历是根据一个月的月亮的阴晴圆缺而纪时的,是有缺陷的,它不能够反映出四季的变化,不能够指导人们农业生产。

咱们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,为了能够指导劳动生产发明了“干支历”,而干支历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。

干支历又叫星辰历、甲子历和节气历,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。其中,十天干为“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”;十二地支为“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”,天干和地支两两配对来计时。

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“分”什么呢图5

用干支纪时是非常准确的,咱们国家在清朝以前都是用干支来纪时的,可以用干支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。到了民国的时候才开始启用西历来纪时,就是我们现在用的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纪时法。

而干支历中的二十四节气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,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人不再相信二十四节气了,认为已经过时了,但我认为,我们应该好好的传承下去,千万不能把老祖宗留给我的遗产弄丢了。

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“分”什么呢图6

干支纪时和太阳纪时和月亮纪时一样,都是把一年分成了十二个月,不同的是,太阳纪时的新年第一天是阳历1月1日,阴历纪时新年的第一天是正月初一,而干支纪时新年的第一天是立春日,也就是说从今年的立春日到明年的立春日为一年,立春节气交节的那一天为一月的月首。这会明白了吧,以后有人再问新年的第一天是哪天,就要分清是哪种纪时法,历法不同,新年的第一天也不一样,并不是在同一天。

文章的前部已经提到了,干支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,二十四节气已经说过了,再来看一下十二月建。完整的十二月建分别是:一月建寅、二月建卯、三月建辰、四月建巳、五月建午、六月建未、七月建申、八月建酉、九月建戌、十月建亥、十一月建子月、十二月建丑。

十二月建代表着干支历中的十二个月,并且以二十四节气中的节作为起始的。古人规定月初为节,月中为气,而八月中有两个节气,分别是白露和秋分。很显然秋分是酉月中的气,重要性远没有白露重要,因为节代表着变化。

全文完,都看到这了,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,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,谢谢您了!感谢阅读。

秋分是廿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也是整个秋季中的第四个节气。

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“分”什么呢图7

一年有四季,一季含三个月,每个季度是90天。那么,秋分到底“分”的是什么呢?

这个“分”有两重含义:

第一是秋分这天,把整个秋季(90天)一分为二;也就是说,从立秋算起,第45天就是秋分。

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“分”什么呢图8

第二是秋分这天,把一天当中昼夜24小时平均分配;也就是说,只有秋分这天,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才是等同的,即白天时长是12个小时,黑夜时长也是12个小时。

秋分过后,每天白天的时长会逐步缩短,黑夜时长相应地增加。每日白天时长大约缩短1分30秒左右,直到冬至这一天为止。

俗语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,它在南方各省份比较适用。

“秋分不露头,割了喂老牛”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“分”什么呢图9

具体是指南方种植的晚稻等一类农作物,假如在秋分节气到来时,仍然还没有抽穗露头,那么,接下来就会因为气温逐渐下降,白天光照时间缩短等原因,不能正常扬花结实。这种作物,也就没了收成,只能割下秸秆来喂老牛了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小海棠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kdhaitang.com/gonglue/1885.html

(4)
上一篇 2022-11-08 16:16
下一篇 2022-11-08 16:25

相关推荐

  • 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吗

    “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,城外的人想冲进去,对婚姻也罢,职业也罢,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。”这是杨绛女士写在钱钟书《围城》扉页的一句话。 对于未婚的人来说,婚姻是一座令人神往的伊甸园,是…

    2022-11-17
  • 胖女生怎么选婚纱

    马上又到十一假期了,很多小仙女会选这个长假来办婚礼吧,那是不是现在正在忙着选婚纱呢?美兔儿就是这样贴心,今天奉上六种超好看的婚纱!并且不同的身材,应该选不同的婚纱,才能更好的帮你扬…

    2022-11-23
  • 圣诞送女朋友啥礼物,圣诞节送女朋友什么礼物

    圣诞节是另中国年轻人另一个西式情人节,每到圣诞节,男孩子女孩们又开始几家欢喜几家愁,女孩子满怀期待地等礼物,男孩子们为送什么礼物能让对方开心而焦头烂额。选择什么礼物,真得需要好好研…

    2022-12-10
  • 7758258是什么梗

    7758258,是一个利用数字谐音来代替词语,表达某种含义的网络流行语。意思有多种,其中被广泛认可的意思是“亲亲我吧,爱我吧!” 除此之外,还有几种意思: 一、大家知道,在音乐简谱…

    婚嫁攻略 2022-11-05
  • 最动心的情话,你最喜欢哪句情话?为什么?用英语回答

    海底月是天上月,眼前人是心上人。 1、大家都说我的性子很慢,其实我也可以很快,比如,后面有狗追我,或者,你在前面等我。 2、我对你最大的感觉是,就算我们很久不说话,不聊天,或者哪天…

    2022-12-01
  • 二婚女大男方10岁,能幸福吗为什么

    二婚女大男方十岁,能不能幸福? 女大男的婚姻能长久的例子还是有的: 文章的老婆就比他大很多岁,他们至今还恩爱如初;《西游记》的导演杨洁就比她丈夫王崇秋大十九岁,她们相守了四十年,直…

    2023-08-31
  • 20岁的男人,20岁的男人成熟吗

    20多岁,是一个男人最美好,也是最尴尬的年纪,刚刚大学毕业,面临着找工作,挣钱买房等一系列事情,上有父母,前途未定,一切都是未知数,偏偏在这忙碌的年纪,却会碰到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的…

    婚嫁攻略 2022-10-29
  • 女人如何拥有正确的爱情观呢

    在2019年的夏天,一位名叫陈果的老师火了,从网上的视频能看出,她虽然不是小女孩的年龄,但是一言一行给人的感觉却是要比小女孩还要来得洒脱。 很多姑娘在听了她的讲述之后,开始追求真正…

    2022-12-12
  • 夫妻感情不和,夫妻感情怎样才能挽回

    幸福,没有捷径,只要努力去耕耘。如果你跟爱人之间发生了裂痕,婚姻出现危机,请记得尽快修补你们之间的关系,让已经破裂的婚姻尽快挽回。时机越晚,对你越不利。那么,怎样才能挽回已经破裂的…

    2022-11-14
  • 清明的来历和习俗,清明的来历及各地风俗

    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…

    2022-12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