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你要武器、我要人(1 / 2)

李云龙一听到“武器”二字,眼睛瞬间亮得像灯泡,急切问道:“老赵,边区兵工厂莫非能造枪了?”

还没等赵刚回答,他就自顾自地说开了:“上次说的捷克造、马克沁,眼下确实不太现实。能不能造三八式步枪呢?要是不行,中正式、汉阳造也成啊。”

这三款步枪在八路军中颇为常用。当然,还有晋造六五式步枪,实际上就是太原兵工厂仿制的三八式步枪。

对于大多数八路军士兵而言,栓动步枪的可靠性才是最重要。毕竟并非人人都是神枪手,受条件限制,能命中两百米外移动目标的八路军战士为数不多,至于四百米以上的目标,仅凭肉眼瞄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

赵刚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,如同一只老狐狸,话语中满是蛊惑:“老李,想要造好枪,得有好钢材。要有好钢,兵工厂就必须有人才。我这儿有份名单,你们按上面的地址去找。最好能把他们全家都接过来,咱们一定要帮同志们解决后顾之忧。”

说是“接”,其实就是变相绑架。所谓解决后顾之忧,就是连家人一同控制起来。有家人在手,那些人自然会乖乖听话。

这些技术骨干大多拖家带口,上有老下有小,是家里的顶梁柱,这样的人相对好掌控。到时候再给他们家人做做思想工作,老人、妇女和儿童可比这些技术工人好说服多了。赵刚自信自己有不少办法,能让这些老师傅们心甘情愿地出工又出力。

李云龙和孔捷瞬间就明白了赵刚的意思。与蔫坏的李云龙不同,孔捷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:“这么做,是不是违反纪律啊?”

赵刚和李云龙对视一眼,李云龙直接开口:“这事儿就交给老孔你啦。”见孔捷准备反驳,李云龙伸手搭在他肩膀上:“老孔,你先别急着拒绝。你也清楚,你随时可能调走,这个时候背个独立团内部处分,不上报,也不算过分吧!”

孔捷思索了一番:“要是边区兵工厂真能生产出武器,将来可得有我一份。”

“那肯定的!”赵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,反正将来的事以后再说。真要是造出枪,兵工厂的武器分配也不可能全由他赵刚说了算。

孔捷看着名单,疑惑地问赵刚:“你这名单从哪儿来的,消息靠不靠谱啊?”

“名单绝对没问题,只是不确定这些人还在不在太原。”赵刚开始解释,“我在上抗大之前,在太原兵工厂从事地下工作,当时的掩护身份是工程师。抗战爆发后,组织工人运动时身份暴露,这才去了抗大。从抗大毕业后,我就来到了独立团。

现在太原兵工厂已经搬迁,工程师和工厂管理人员肯定被晋绥军控制起来了。但工人数量众多,不一定都跟着走了。名单上这些人,都是技术骨干,是咱八路军急需的人才,咱们无论如何都得尽量找找。”

孔捷点点头,一边抽烟一边说出自己的想法:“人数不少,我建议采用蚂蚁搬家的办法,慢慢来。不然一旦引起小鬼子注意,这一路上可就危险了。”

李云龙表示赞同:“安全第一,尤其是这些工人的家属,要是出了意外,这些工人心里有怨气,可就麻烦了。”

赵刚站起身:“行,交给孔团长我就放心了。边区兵工厂还有不少事儿,我今天得去看看。”

来到边区兵工厂,赵刚径直回到办公室开始画图纸。目前边区兵工厂虽然炼不了钢,但铁还是有不少的,不然也没材料造地雷。

拿着刚画好的图纸,赵刚直接找到车间主任:“邢主任,你看看这图纸。”

邢主任瞅了一眼说:“这不就是小一号的铁锹和十字镐嘛?”

“没错,咱们队伍现在用的铁锹和十字镐太大,不利于长途行军。我发现战士们挺喜欢小鬼子的兵工铲,这东西制造难度不大,咱们也能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