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还愣着干什么?给我拿下这枉顾宗亲的叛徒!谁能捉拿萧凌云,本世子妃重重有赏!”
就在护卫们拔刀的刹那,一阵清雅的檀香随风飘来,仿佛一缕春风,在这紧张压抑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。
“天子脚下,何人敢动初试魁首?!”
苏家别院外,一辆青竹马车缓缓停下。
车帘掀开,方存孝身着素袍,在两名书童的搀扶下缓缓走下。
他气质儒雅,腰间悬挂着一枚大印,在暮色的映衬下泛起温润的光泽。
那光芒竟让一众武者手中的刀光都黯然失色。
方孝存在进宫面圣后,便急匆匆回到考场寻找萧凌云,却遍寻无果。
心急如焚的他,立刻借助儒道大印,沿着那一丝丝若有若无的文运气息,一路追寻,最终来到了苏家别院中。
“世子妃这是要公然践踏律法?”
方存孝抚须开口,声音虽轻,却带着儒道治国境的威严,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空气中迅速弥漫开来,极具压迫。
“莫非镇北侯府的家法,已经凌驾于陛下颁布的玄胤律法不成?!”
苏青凰脸色瞬间变得惨白。
眼前的方孝存,可是当今朝堂唯一能与镇北侯分庭抗礼之人。
如今他竟然亲自前来,还是为萧凌云站台,这让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惧意。
她眼中隐有慌乱之色,急忙招呼护卫重新退下,随后指着萧凌云,咬牙问道:
“方大儒,既然要以律法论罪,那萧凌云杀我苏家百口,又该当何罪啊?”
方大儒缓缓走到萧凌云身旁,看到对方灰白眸子中那无法熄灭的杀意,也是微微一愣。
他深知,这是唯有恨到极致,必以血终方可消除的无解杀意。
他轻轻拍了拍腰间大印,一缕缕平心静神的儒道之气缓缓飘出,如同轻柔的丝线,略微舒缓着萧凌云那浓烈的杀意。
“治罪?”
方存孝目光扫过庭院中的满地尸体,最后落在萧凌云染血的刀刃上,神色严肃,声音威严:
“依《玄胤法典》第三十七条:凡以武犯禁、强抢民女者,无论贵贱,当场格杀勿论。”
他的话音铿锵有力,带着儒道治国境的点滴威压,让苏青凰的一众护卫,心中没来由地生出愧疚之意。
“这些人皆是该杀之人,萧公子胸有侠气,拔刀相助,何罪之有啊?”
“反观苏家次子苏午,横施暴虐,嚣张跋扈,罔顾法纪,论罪当诛!”
苏青凰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。
她当然知道玄胤律法,而且清楚每一道条文。
只是在武者世家中,这些律法往往形同虚设,刑不上士大夫早已成了不成文的规矩。
如今方孝存却搬出律法,显然是冲着镇北侯府来的,铁了心要保住萧凌云。
她咬咬牙,强压下心中的愤怒,又换了副口吻:“方大儒明鉴,苏午虽有错,但若杀了他,我苏家与镇北侯府……”
“住口!”
方存孝突然沉喝一声,儒道真气激荡,震得屋檐上的残雨簌簌落下,仿佛天空都为之颤抖。
“陛下亲颁律法,岂容你拿世家恩怨要挟?!萧凌云乃是至圣先师认可的文脉之才,今日之举是为天下除害!你若再敢阻拦,便是与陛下律法为敌!”
苏青凰踉跄半步,险些跌倒。
她望着萧凌云手中高高举起的刀,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,声嘶力竭地呐喊道:
“萧凌云,你若敢杀他,我镇北侯府绝不会放过你!方孝存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儒,他能护你几时?!”
“今日你敢杀苏午,我苏青凰发誓,苏家以及镇北侯府上下必定与你不死不休!”
萧凌云转头看向她,眼中的猩红渐渐褪去,只剩下一片冰冷的清明。
他想起萧嫣儿在他怀中颤抖的身躯,想起她身体上那一道道触目惊心的鞭痕,心中的怒火再次燃烧起来。
忽然,他笑了,那笑容让苏青凰如坠冰窟,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寒意穿透了身体,心如死灰。
“你看清楚了,苏青凰。我要杀他,何人能拦!”
萧凌云紧紧握紧刀柄,眼中闪过一丝决然,刀光一闪,如同一道寒芒划过夜空。
苏午的头颅瞬间滚落在苏青凰脚边,两颗眼睛睁得通圆。